为实现半导体产业的重新辉煌,欧盟在近期宣布了多项重要计划——成立了“处理器和半导体技术联盟”,发布了“2030数字指南针:数字十年的欧洲方式计划”,公布了“供应链多元化计划”……,试图推动半导体、原材料、新能源等多项产业发展。
不仅如此,在今年早些时候欧盟推出了“首款Arm服务器芯片”,这是在“欧洲处理器计划”下诞生的。未来还将推出更多自研处理器,试图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当前欧盟正雄心勃勃,集结了十几个国家的优质企业,期望提升市场份额。
欧盟半导体产业,为何中途掉队呢?
曾经可以傲娇地和美国掰手腕,如今却成为半导体领域的跟班,欧盟芯片产业到底经历了什么,使其中途掉队呢?南生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在智能手机时代,欧盟未能跟上潮流,半导体产业失去了一大支柱。
在2G手机时代,诺基亚、爱立信、西门子、阿尔卡特都曾非常耀眼。尤其是来自芬兰的诺基亚,一度曾力压摩托罗拉、三星、黑莓等众多品牌,稳居全球第一名。这个时期的欧盟,拥有 GSM 通信行业标准,从芯片设计到方案定型,从设备制造到网络搭建……
可以说,在2G手机时代,欧盟的半导体产业是全面开花,完全可与美国一较高下。但可惜的是,到了智能手机时代,欧盟几大手机品牌“轰然倒塌”,围绕着它们的半导体供应链随之崩溃,而美国却一骑绝尘。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欧盟的晶圆代工厂没有投入足够的资金来跟上行业的快速创新步伐。数据显示,在1998年的时候欧盟在全球半导体贸易中所占的份额曾高达22%,但最近几年的市场份额却降至10%左右。
不仅如此,欧盟当前的主要晶圆代工厂也未能充分掌握14纳米及以下节点的加工工艺,他们的生产能力离技术前沿也越来越远,落后了好几代了。总之,缺乏优质的终端商品以及投资不足,导致欧盟半导体产业逐步没落。
欧盟重新重视起来,未来仍可期
虽然在制造最高端芯片方面,欧盟已经远远落后于我国台湾地区、韩国、美国,使其在全球芯片市场所占的份额持续下滑。但欧盟在半导体供应链的其他环节仍拥有世界一流或准一流的实力,现在重视起来的话,未来仍可期。
比如,荷兰ASML公司仍是当今世界最强的高端光刻机生产厂商,为欧盟生产、制造最先进的芯片提供了坚实的后盾;爱立信、诺基亚的手机虽然没落了,但在5G终端市场依然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此外,欧盟还拥有一批优质的芯片设计企业……,如果能充分整合起来,抢回部分市场依然是有较大可能性的。当然了,这个代价“将是非常非常昂贵和迫切的”——欧盟一位官员表示,重新平衡半导体供应链是地缘战略的当务之急。
点评:随着欧盟的进入,全球半导体竞争将更为激烈。再加上地缘政治方面的影响,未来全球芯片产业格局或将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相关企业需要加快在科技领域的突破,争取尽快提升话语权。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
[欧盟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