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服务器租用平台

全球热线 400-808-5836
外贸新闻
当前位置: 主页 > 外贸新闻

观点|赵俊华:未来5-10年可能形成以欧盟为首的碳关税联盟

2021-08-17 05:07 作者: 浏览:

7月,灾难性洪水突袭欧洲多国,民众损失惨重。面对频发的气象灾害,欧盟碳市场不断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具有较完善价格发现机制、利于促进减排的有效市场。7月14日,欧盟委员会提出一揽子环保提案,旨在实现到2030年欧盟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与1990年的水平相比至少减少55%,其中包括建立欧盟“碳边界调整机制”,即碳关税。根据这一机制,欧盟将对从碳排放限制相对宽松的国家和地区进口的钢铁、水泥、铝和化肥等商品征税。

碳边界调整机制对各国碳排放举措落地会有何潜在影响?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能源市场与能源金融实验室主任赵俊华教授在接受凤凰卫视采访时分享了他的观点。

观点|赵俊华:未来5-10年可能形成以欧盟为首的碳关税联盟

赵俊华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

能源市场与能源金融实验室主任

“碳边界调整机制”出台

将对欧盟进口的部分商品征收碳关税

7月14日,欧盟委员会提出一揽子环保提案,旨在实现到2030年欧盟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与1990年的水平相比至少减少55%,其中包括建立欧盟“碳边界调整机制”,即碳关税。该方案的提出目的是解决碳泄漏的问题。欧盟早在2005年就开始建立碳市场,也是目前全世界最成熟的碳市场,它对于整个减碳的推动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如果欧盟在非常努力地减碳,而其他主要经济体不跟进减碳方面的努力,则意味着欧盟所释放出来的碳排放空间将被这些国家以搭便车的方式获取,这对于欧盟是不公平的。

根据商家披露的碳排放量,欧盟的进口商被要求购买CBAM(“碳边界调整机制”)的碳证书,该证书按照欧盟碳市场每周的平均价格来定价,与欧盟碳厂价格挂钩。如果欧盟进口商所进口的商品生产国有相应的碳定价的机制,则只需向欧盟证明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已经缴纳了碳税,相应的部分就可以在欧盟的进口商处抵扣。

根据欧盟披露的信息,2023年到2025年将是一个过渡期。在过渡期中,欧盟的进口商只需要披露进口产品的碳排放,暂时不用实际缴纳碳税。这其实是碳关税实施的准备阶段,主要目的是建立欧盟针对进口商品的碳计量。碳披露系统要先建立起来,才能为后续实际征收碳关税打下技术性基础。

从2026年开始,出口到欧盟的商品将会正式被征税。从覆盖范围来看,首先纳入 CBMA的将是5个行业,即钢铁、水泥、铝业、化肥和电力。

欧盟致力成为全球低碳经济引领者

推动碳关税可能性较大

观点|赵俊华:未来5-10年可能形成以欧盟为首的碳关税联盟

“法德在推动碳关税上的意志比较坚定。”赵俊华教授表示,从长远来看,欧盟推出碳调节机制实际上反映了其在整个低碳经济上的长期战略。欧盟是全世界最早开始提出低碳经济转型,包括推出碳市场的区域。在过去的十几年中,由于欧盟推动第三经济转型比较早,而且推动的力度也比较大,欧盟在低碳经济领域有相当强的竞争力,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特别在风电领域和汽车制造领域的电气化。现在欧盟境内的主要车企都在向新能源汽车方向全力转型。

欧盟已经用十几年的时间为整个低碳经济转型做好了准备。欧盟的自身定位也非常清晰——要做全球低碳经济、对抗气候变化的领袖。因此,虽然欧盟还会有比较长的立法流程要走,但赵俊华教授认为最终通过“碳边界调节机制”,正式推出碳关税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全球主要经济体该如何分摊减排责任?

未来5-10年可能形成以欧盟为首的碳关税联盟

观点|赵俊华:未来5-10年可能形成以欧盟为首的碳关税联盟

赵俊华教授认为,对于碳关税争议的核心实际上是全球主要经济体间该如何去分摊减排责任的问题。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如果只有单一的国家或者经济体减排,则难以遏制气候变化。

那么主要经济体该如何来分摊减排的责任?在全球气候谈判的过程中有三种主要的观点。第一,以欧盟为代表,提倡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即根据联合国所确定的温控目标,计算出全球剩余的总排放空间。根据排放空间,再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标准,把减排任务分配给所有国家。这个方法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确定了总减排量以后,谁将承担更多责任,这一点世界各国并没有达成统一。

第二,以美国为代表,提倡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各个国家提出自己的自主减排目标,例如“巴黎协定”。但目前自主减排不足以达成全球整体的减排目标。

第三,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提倡发达国家应该按照自上而下的强制性方式减排,而发展中国家应该按照自下而上的自愿性质的方式减排。发展中国家的核心逻辑是西方国家的排放历史比发展中国家要长100多年,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当在这个过程中承担更少的减排责任;而西方国家的历史排放量比较大,所以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欧盟提出“碳边界调整机制”,其本质是欧盟要用关税的形式倒逼其他经济体强制减排。

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看,不是所有国家都持有反对意见。例如G7国家中,英国首相明确表明支持征收碳关税,还提出英国在担任G7轮值主席国的期间,要推动欧盟和区域国家一起形成碳关税联盟。加拿大政府也表态支持征收碳关税。日本政府也没有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反对征收碳关税。所以不排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5年以后10年以后,西方国家会形成一个以欧盟为首的碳关税联盟。

长期来看

碳关税联盟的形成对中国影响较大

观点|赵俊华:未来5-10年可能形成以欧盟为首的碳关税联盟

赵俊华教授表示,对于欧盟以外的国家向欧盟出口的影响,要从两方面来分析。

第一,从目前所确定的初始征收碳关税的行业征收的范围来看,以中国为例,目前在这五个行业当中,对欧盟主要出口的是钢铁和铝这两个行业。这两个行业对欧盟出口的体量不大,19年的总出口额大概是60亿欧元左右,所以碳关税的初始方案对于中国对欧盟出口的影响较小。

第二,不能轻视欧盟征收碳关税的举措。中国银保监会做过一个研究,假定欧盟和G7形成碳关税联盟,共同对中国的所有出口征收碳关税,影响的出口额大概是1.1万亿美元,大概占中国19年出口总额的40%。如果形成了碳关税联盟,同时对所有中国出口当中的高碳产品征税,大概影响将至4500亿美元。即使仅对欧盟碳市场所覆盖的这些行业产品征税,也会影响2000亿美元出口额。所以西方国家形成合力,形成碳关税联盟的可能性很大。

从一些具体的行业来看,例如金属加工这些相对比较高碳的行业,钢铁银保监会的研究表明,按照目前欧盟的碳价格来计算,碳税会超过整个行业的利润。对于其他行业,碳关税也可能会使利润减半。所以从短期来看,由于只征收这五个行业,而且只对直接排放征税,目前对中国出口的影响还不是那么大。但是从中长期来看的话,尤其是考虑到西方国家如果在碳关税上形成一个联盟,影响可能是很大的。

美国或为欧盟推进

低碳转型的最大阻力

“欧盟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和酝酿基础应该已经打好了,所以现在开始实行这个政策就是为了争夺低碳经济的主导权”,赵俊华说到。事实上整个低碳经济的转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结果是全世界会消减对于化石能源的依赖,这里面包括油气。油气实际上是美元霸权的基础,这背后潜在的影响是如果全球真正推动低碳经济转型,则美元的优势会被削弱,这对于保证欧元的地位是有好处的。

目前,欧盟面临的最大的阻力还是来自于美国。美国的情况在西方发达国家中较为特殊。第一,美国的民主党政府支持遏制气候变化,但是一旦更换政府,美国在整个低碳气候变化的政策方向可能会发生180度的转变。

第二,美国目前没有成熟的全国性的碳市场,只在11个州有局部的碳市场。国内并没有一个完整成熟的碳定价的体系,这也阻碍了碳关税的征收。加上整个低碳经济的转型对美国的金融霸权实际上是不利的,而民主党长期稳定执政,和其他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减碳领域达成合作的可能性也较小。因此,美国政界在短期之内可能不太容易在低碳经济转型上形成可以稳定延续的政策。

图片源自凤凰卫视微信公众号

文编|梁馨文

美编|梁馨文

编辑|Claire

[欧盟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4小时服务咨询热线

400-808-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