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刘佳
近日,国家南亚标准化(成都)研究中心(下称南亚中心)传来喜讯,在市场监管总局国际司等相关部委的指导下,针对欧盟不接受中国胶原蛋白出口的问题,南亚中心联合成都海关等相关部门共同举办胶原蛋白特别贸易关注评议会,并形成了特别贸易关注提案。根据该提案,市场监管总局国际司会同商务部等相关部委在第80次SPS例会上向欧盟发起磋商,要求其撤销对中国胶原蛋白出口欧盟所设障碍。日前,欧盟正式采纳了该提案建议,胶原蛋白出口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成功被打破,有望帮助我国胶原蛋白及下游产业链的相关产品叩开上百亿规模的欧盟市场大门。这是记者9月3日从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获悉的。
事情还得从今年6月24日说起。“我们企业发展面临一个难题,看看你们中心能不能帮忙解决?”南亚中心接到四川一家企业的急切求助。原来由于欧盟的原因,多年来中国胶原蛋白及相关产品目前无法出口欧盟,导致该企业错失了一系列欧盟客户,甚至该企业美国客户也因此减少大量订单,给企业造成了不小的贸易损失。
据介绍,胶原蛋白是一种功能性蛋白,广泛存在于动物结缔组织及水生动物的皮、骨、鳞中。胶原蛋白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性以及生物活性,因此在食品、医药、组织工程、化妆品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欧盟对胶原蛋白需求非常旺盛,整个市场规模预估上百亿。我国是胶原蛋白生产大国,欧盟所设置障碍,不仅影响了胶原蛋白直接出口欧盟,更影响了全国乃至全球以中国胶原蛋白为原料的食品、保健品及药品出口欧盟,对全产业链造成无法估算的巨大损失。
收到企业求助后,南亚中心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主动作为、迅速出击,联合成都海关等相关部门共同对事件起因及相关法规进行梳理,得知2002年欧盟发布法规限制胶原蛋白等大部分动物源性产品出口欧盟,后相关法规反复变动。虽然在2016年欧盟批准中国企业注册,但自2018年起,欧盟在其注册页面设置警告语,注明来自中国的胶原蛋白无权进口到欧盟。中国胶原蛋白及以中国胶原蛋白为原料的食品、保健品及药品无缘欧盟市场。
7月5日,南亚中心联合成都海关等相关部门共同举办了胶原蛋白欧盟市场准入特别贸易关注专题研讨会。来自四川、广东、湖北和海南的企业代表在会上积极发言,介绍各自企业出口情况以及该出口障碍导致的各类损失,并表达了相关诉求。据现场4家参会企业估算,如果破除该壁垒,仅该4家企业每年可以增加上亿元人民币的订单。
在此次会议上,成都海关介绍了胶原蛋白相关法规、事件背景和解决建议,行业专家介绍了法规重点、解决措施和下一步工作重点。研讨会后,南亚中心收集和整理了问题和建议,与相关资料一起递交至市场监管总局国际司。7月中旬,市场监管总局国际司会同商务部一起,就该问题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委员会(SPS)第80次例会上向欧盟发起磋商。
经过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事情终于迎来“破冰”之机。8月17日,欧盟在胶原蛋白企业注册页面上撤销了禁止中国胶原蛋白出口欧盟的警告语。这标志着中国胶原蛋白出口欧盟法规壁垒已被破除,胶原蛋白可以像与其他注册产品一样正常出口欧盟。这将为中国胶原蛋白行业增加巨大市场空间。获知此消息后,胶原蛋白出口企业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均对市场监管总局国际司以及南亚中心迅速而有效地帮助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表达了由衷地感谢。
“评议和特别贸易关注是WTO赋予各成员国的一项基本权利。”南亚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外向型企业应主动关注所在行业标准、法规、合格评定等信息动态。当企业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时候,可主动联系该中心,共同参与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通报评议和特别贸易关注议题研究工作,从而减少贸易壁垒,有效维护自身权益。该中心也将持续跟踪企业动态,了解企业所面临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措施,帮助企业破除出口壁垒和应对外贸风险,促进全省对外经济高质量发展。
[欧盟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