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欧盟下定决心要投入更多资金发展专属于欧洲的芯片供应链。而这一行动,也引起了台积电、英特尔、三星等在内的芯片巨头的“注意”。进入2021年以来,上述提及的芯片制造商都透露了赴欧洲增设芯片工厂的想法,英特尔对欧洲更是志在必得。
当地时间9月7日,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首席掌门人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在慕尼黑IAA车展上公开表示,该集团计划在未来10年内(2031年以前)对欧洲增加950亿美元(折合约6140亿元人民币)的投资,从而增加该司在欧洲地区的芯片产能。
按照英特尔的规划,接下来在欧洲的芯片生产将以车用芯片为主,比如面向汽车制造商开放该公司在爱尔兰当地的半导体工厂,以补充欧洲汽车制造商的芯片供应缺口。理由也很简单,因为英特尔认为,车用芯片将在未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有望成为英特尔强劲的营收来源。
基辛格预测,到2030年,汽车芯片的市场规模将增至1150亿美元,在全球芯片板块的占比达到11%。其中,芯片将在高端汽车车物料清单(BOM)占据20%以上的比重,较2019年(占比4%)大增5倍。
当前,业内普遍猜测,英特尔可能会将2座新工厂设在德国、法国或者有运营业务的波兰。而媒体报道称,英特尔已经派出团队前往德国、荷兰、法国和比利时等国考察,估计年底将会做出最后决定。据悉,英特尔的新工厂对于场地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拥有发达的基础设施以支持8个芯片制造设备同时开工,而且还希望工厂所在地可以吸引高端人才。
此前,英特尔内部的管理人员就指出,估计在欧洲建晶圆厂的10年运营开销将达到200亿美元,而工厂的整个运营周期将耗资超1000亿美元。因此,英特尔并不打算让自己100%承担这笔花销。
此前有知情人士爆料称,英特尔已经劝说欧洲有关部门,为该司提供80亿欧元(折合约612亿元人民币)的建设补贴,同时还拿出亚洲说事,说在亚洲的建厂成本要比赴欧便宜30到40%。
要知道,欧盟此前提出的目标是,力争在10年内拿下全球20%的高端半导体产能。如果想要达成这个目标,英特尔的芯片工厂无疑将扮演“重要角色”。除了英特尔以外,苹果这家美国巨头也对欧洲 “野心勃勃”。就在2021年3月,苹果宣布将在2024年以前对欧投入10亿欧元的资金以促进研发。
按照苹果的说法,在2024年以前,该司将为欧洲打造一个研发中心,主要用来钻研5G以及无线网络领域的芯片研发。
当前,摆在欧洲面前的难题是,英特尔虽然是全球数一数二的芯片制造商,但是目前这家美国巨头掌握的芯片工艺制程,远远不如台积电、三星这两家企业;但是欧洲本土的半导体制造商,例如意法半导体、恩智浦、英飞凌等在内,他们也远远比不上英特尔。究竟,处境尴尬的欧盟,要如何才能让自家的半导体产业顺利实现赶超呢?
文 |廖力思 题 | 曾艺 图 |卢文祥 审 |吕佳敏
[欧盟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