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服务器租用平台

全球热线 400-808-5836
外贸新闻
当前位置: 主页 > 外贸新闻

欧盟碳边界调整机制,谁动了谁的奶酪?

2021-09-10 05:54 作者: 浏览:

原标题:欧盟碳边界调整机制,谁动了谁的奶酪?

作为低碳环保的急先锋,欧盟委员会于今年7月15日,提出了一揽子环保提案,旨在实现到2030年欧盟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与1990年的水平相比至少减少55%。其中,作为《欧洲绿色协议》中的一项重大举措被提出来的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一经推出便引起了国际上多方利益相关者的争议。

欧盟碳边界调整机制,谁动了谁的奶酪?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解释,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旨在为欧盟内部的生产商创造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防止因世界各国碳减排政策严格程度不一而引发碳泄漏,即一些碳排放较高的产品生产会从排放政策管制严格的国家向排放政策管制相对宽松的国家转移。未来,如果货物属于欧盟规定的符合碳边界调整机制的范畴,且未按照欧盟的碳定价机制支付碳价格,那欧盟进口商就应当购买与进口产品对应的CBAM证书;相反,如果欧盟进口商能够证明所进口产品已经在生产国按照欧盟碳定价进行支付,则不必购买CBMA证书。

也就是说,未来欧盟可能将对从碳排放限制相对宽松的国家和地区进口的钢铁、水泥、铝和化肥等商品征税。

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能够进入欧盟市场,而一旦碳边界调整机制正式实行,发展中国家向欧盟出口商品将可能面临贸易上的重大障碍。

不久前,印度、俄罗斯、南非、巴西等多个国家就碳边界调整机制进行了猛烈抨击,多国表示,欧盟是打着应对气候变化的幌子,推行保护主义措施,并认为碳边界调整机制是一种变相的“绿色贸易壁垒”,违反了各国贸易的公平性,极可能对这些发展中国家产生经济负影 响。

根据欧洲改革中心初步估计,就碳边界调整机制目前覆盖的产品范围来说,发展中国家可能面临着高达160亿美元的额外出口费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估计,要使全球气温上升保持在2摄氏度以下,2030年每吨二氧化碳的价格将达到75美元左右。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还没有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将被迫承担高额的碳成本。

如何借力发力?

如果碳边界调整机制确认实行,作为出口贸易大国,我国将面临哪些挑战?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冯连勇表示,首先我国将面临对欧出口贸易的挑战。

“根据欧盟披露的碳边界调整机制涵盖的产品范围,钢铁和铝已经位列其中;我国向欧洲出口的钢铁和铝的出口量不少,一旦欧盟正式实施碳边界调整机制,短期内势必会影响我国相关大宗商品对欧出口贸易。而类似金属品、纺织品和机电产品等我国向欧盟出口较多的产品还没有纳入碳边界调整机制,因此,我国应结合国内发展状况早做准备,积极应对。”

其次是对国内碳市场的价格牵制。欧盟明确表示,CBAM证书价格须与欧盟碳市场(EU ETS)价格直接挂钩,CBAM证书的价格将反映EU ETS的平均价格。

“也就是说,欧盟所承诺的欧盟进口商能够证明进口商品已经在生产国支付了碳价格,能够免除购买相应的CBAM证书,然而,这里所说的在生产国已经支付了碳价格是要与EU ETS中的碳排放许可证价格能够对应的。这不排除欧盟会假借碳边界调整机制之名,牵制各国碳市场的碳价格。”冯连勇表示。

欧盟碳边界调整机制,谁动了谁的奶酪?

冯连勇指出,结合欧盟推出的碳边界调整机制,未来我国或可以尝试将国内碳市场发展与欧盟碳市场接轨,但在碳定价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国内情况,严防上文中提及的欧盟碳市场可能存在的碳价格牵制问题。

因此,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抢先占据优势领跑地位,借鉴欧盟碳市场建设的成功经验,避开欧盟碳市场曾经踩过的雷区,结合国内试点市场启动以来交易的情况,争取与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接轨,掌握建设国际性碳市场的主动权。

责任编辑|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

欧盟碳边界调整机制,谁动了谁的奶酪?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欧盟财经APP
[欧盟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4小时服务咨询热线

400-808-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