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掀起了反垄断潮流,谷歌、亚马逊、脸书(Facebook)、苹果、微软等美国科技巨头成为了众矢之的。在众多反垄断的势力中,欧盟无疑是最积极的,从立案调查、开出天价“罚单”,到立法加强监管,欧盟委员会可谓从不“手软”,不过可惜的是,这些手段都影响有限。但近日,科技巨头似乎迎来了新的危机……
9月24日的消息称,美国方面本周已表示,即将于本月29日主办首个美国-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会议(TTC),其中,专注于科技巨头监管的小组(TTC共拥有10个处理不同领域的工作组)将就美欧双方的技术平台治理方法交换信息,并在可行的地方寻求融合。说白了就是,双方计划在监管科技巨头这一领域达成合作。
要知道的是,虽然反垄断已成为全球潮流,但目前各国政府都只在自家的市场上进行监管,并没有太多的合作。如果美欧达成合作,采取更统一的监管方式,在强强联合的情况下,全球反垄断的进度条或许可以往前调。美国信息技术和创新基金会负责人坦言:如果美欧步调一致,科技巨头的日子可能不会好过。
美欧的合作也并不令人意外,毕竟近年来,双方都致力于反垄断。先来看看欧盟,早在2018年5月,欧盟就出台了一项最严法案《通用数据保护条例》;去年2月,《数字服务法》《数字市场法》也正式启动。
除了立法,欧盟对科技巨头的各种反垄断调查也不断,就拿谷歌来说,在过去10年,该公司在欧已“吃下”了80多亿欧元的罚单(约合人民币600亿元)。近日还有消息透露,为了结束漫长的调查,谷歌正计划向欧盟“求和”,就相关调查达成和解。
美国对自家的公司也不手软。就在近期,两党还宣布了《开放应用市场法案》,剑指谷歌、苹果,希望能彻底改变其移动应用市场的商业模式。
不过令人费解的是,尽管包括美欧在内,全球多国都在致力于反垄断,但在反垄断的重拳下,科技巨头们的实力却越来越强了。
例如苹果、微软的市值已超过2万亿美元,苹果更是拿下了全球第一的宝座;今年8月的报道还称,在过去一年,谷歌的股价涨幅已超80%,脸书的涨幅已接近40%。似乎各种反垄断招数,都对它们没有明显效果。
对此,业内人士解释道,反垄断是为了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并非制约企业的发展。换句话说,反垄断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竞争者加入进来,但政府也无法保证最终谁能在激烈竞争中胜出,还是得靠企业自身的实力。
9月22日的消息显示,尽管反垄断愈演愈烈,科技巨头“大鱼吃小鱼”依旧创下纪录——自今年年初以来,科技巨头花费了2640亿美元收购价值不到10亿美元的潜在竞争对手,创2000年纪录的两倍。
可以说,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型科技企业依旧占据优势,这或许也是美欧计划合作的原因之一——希望加强监管的力度。
文|李银苏 题 | 曾艺 图|卢文祥 审 |李泽钚
[欧盟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