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盟友,这句话确实不假。谁能想到,曾经称兄道弟的美欧,居然会因为“北溪2”吵个不停,一向亲密无间的英法德,最终却闹到了“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的地步?
7月15日,默克尔与拜登举行会晤的这天,世界又传来了3条消息,美英欧盟再次开始了“窝里斗”。
第一件事,忍无可忍,法国制裁美国。7月13日,法国突然宣布,对美国科技巨头公司罚款5亿欧元,目标直接指向了谷歌。法国认为,谷歌曾与法国新闻出版商达成协议,然而,当法国对谷歌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谷歌兑现承诺时,谷歌却选择了不搭理法国。
此外,谷歌还存在恶意竞争、抢占法国公司市场的问题,马克龙曾多次劝告谷歌“别太过分”,但结果却没啥用。
忍无可忍后,马克龙选择了罚款谷歌,且出手就是5亿欧元。
有意思的是,对于法国的“手下不留情”,谷歌居然表示“很失望”,谷歌认为,法国的所作所为,实际上忽略了谷歌此前的很多努力。
可以预料的是,接下来,法国还会继续制裁美国巨头,以打破“美国巨头在法国横行霸道”的局面。马克龙很清楚,一味对美国让步,只能让美国越来越肆意妄为,要想不被美国欺负,就必须鼓起勇气与美国分庭抗礼。
当然,很少被别国制裁的美国,应该不会忍气吞声,等待法国的,很可能是白宫发起的新一轮制裁。
第二件事,默克尔对拜登摊牌。7月14日,默克尔已经率队抵达美国,7月15日,拜登会在白宫热情接待默克尔。
与特朗普时代相比,当下的美欧关系确实好多了,但即便如此,在“要不要力主北溪2”与“如何对待新兴势力”的问题上,德美仍然存在分歧。
迄今为止,拜登只对参与“北溪2”的俄罗斯公司,实施和扩大了制裁,但并没有针对德国出狠招,白宫只是多次强调,坚决反对“北溪2”。
作为回应,默克尔的措辞一向强烈,那就是“德国绝不会终止北溪2,如果美国对德国发起制裁,德国必然会发起反击”。
全球都在关注此次德美会谈,《纽约时报》认为,没有什么比“北溪2”更能破坏美欧之间的信任,默克尔会做出部分让步,比如减轻乌克兰受到的伤害、尽可能降低欧盟对于俄罗斯的依赖等。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北溪2”事关欧盟尤其是德国利益,在主要问题上,默克尔不会对美国退让。这一次,默克尔就是冲着对美国摊牌去的,默克尔想要告诉拜登,无论谁执掌白宫,美国都别想终止“北溪2”。
事实上,拜登并不急,因为默克尔任期很快就会结束,新德国总理未必会力主“北溪2”项目。举个例子,最有可能成为默克尔继任者的拉舍特,就曾对俄罗斯发出强硬信号,拉舍特表示,如果俄罗斯拒绝遵守规则,又或者用“北溪2”施压乌克兰,德国就可能终止“北溪2”,哪怕当时“北溪2”已经完工。
因此,无论默克尔对拜登使用什么样的措辞,默克尔都不能确保“北溪2不会被叫停”,因为到时执掌德国的,很可能就是拉舍特。
第三件事,欧盟和英国吵起来了。在前往美国之前,默克尔已经去了一趟英国,并与约翰逊举行了“颇为愉快”的会谈,但即便如此,法德与英国之间的分歧仍然存在。
英国决定与欧盟一拍两散后,留下了太多未解决的问题,比如“法国渔船能否进入泽西岛海域”、“英国该赔偿欧盟多少分手费”、“北爱尔兰该不该退出欧盟”等。
吵来吵去,法德与英国都是各执一词、谁也不肯让谁,气得马克龙多次公开表示,法国要让英国好看。
举个例子,英国只想给欧盟414亿欧元,但问题在于,法德认为414亿欧元实在太少,至少要增加61亿欧元,否则欧盟就要制裁英国。
铁了心要与欧盟一拍两散的英国,认为法德这是在“坐地起价”,摆明了就是要“狮子大开口”然后讹诈英国,因此绝不能退让。
此外,前段时间,英法军舰还曾在泽西岛海域发生对峙,期间,法国渔船还撞击了英国船只,法国甚至公开表示,要“切断泽西岛的电力供应”。
世事如棋局,谁也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美国会不会反制法国、默克尔与拜登能否达成协议、法德会不会制裁英国,暂时还是未知数,拭目以待吧。
[欧盟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