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爽,柚果飘香,梅州蜜柚呈现出产销两旺的好势头。近日,记者从梅州海关了解到,今年来梅州柚继续拓展国际市场,今年以来该关已监管出口梅州蜜柚逾8000吨、货值逾1千万美元,主要销往欧盟、美国、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
“柚”有高品质,梅州柚不断拓宽国际“朋友圈”
8月中旬,经梅州海关检疫监管合格,广东顺兴种养股份有限公司20.27吨蜜柚漂洋过海,梅州柚首次出口美国;9月14日,梅州众信水果专业合作社一批17.2吨蜜柚顺利启运,进入罗马尼亚市场……今年来,梅州柚不断拓宽国际“朋友圈”,目前已稳定供往欧盟、美国、东南亚、非洲以及中东等地区和国家。
梅州柚的品质保证,是打开国际市场的“敲门砖”。为了提高梅州柚品质,做强做大品牌,拓宽海外市场,梅州海关积极引导梅州市登记了出口注册的柚园均从种植过程有害生物防治、溯源管理,到柚果选取和加工包装,严格按照相关检疫要求,标准化种植、规范化管理。
“柚子质量好了,我们出口更顺畅。”广东顺兴种养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邓展华表示,公司从种植、加工、销售各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让出口产品质量更有保障。高品质的蜜柚吸引了不少采购商的目光,今年该公司不仅新拓展了美国市场,而且提高了欧盟市场的销量,海外整体订单量比去年同期上涨约20%。目前,该公司已有近300吨蜜柚出口美国,近3000吨蜜柚出口欧盟及其他地区。
梅州众信水果专业合作社今年第一次将蜜柚销往国外。“为确保蜜柚品质,我们种植基地的种植、日常管理以及采摘、包装、运输等环节实行全流程防疫把控。”梅州众信水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廖志君说,标准化的种植、高品质的蜜柚和规模化的经营,吸引了不少代理商的合作,助力他们将蜜柚销往海外市场。截至目前,他们已向国外出口约2700吨蜜柚,主要销往荷兰、乌克兰、罗马尼亚、立陶宛、加拿大、波兰、意大利等国家。
“柚”上新台阶,开拓海外市场助力实现3个“一百”
作为全国最大蜜柚生产基地之一,梅州集中优势资源全力做强柚果产业。今年,市府办印发《梅州柚产业发展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5年)》,要求加快打造梅州柚优势产业带,进一步推动梅州柚扩面积、优品质、延链条、强品牌、增效益,计划到2025年底实现梅州柚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总产量达100万吨以上、总产值达100亿元以上的3个“一百”目标。
谈起开拓国外市场的缘由,廖志君坦言,国内的市场固然大,但竞争也激烈。所以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同时,他将眼光瞄准国外市场,抓住出口的机会,进一步做强做大。“今年虽然受到国外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海运运费较高等不利影响,但梅州柚出口形势依旧不错,可见梅州柚出口方面大有潜力可挖。”廖志君表示,合作社将进一步做好标准化种植、积极打造质量安全体系、优化品牌营销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让梅州柚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助力梅州柚实现3个“一百”目标。
梅州海关对出口蜜柚进行检疫监管。(胡瑞 摄)
“近年来,我们积极走出去参加各类展会,依托互联网、短视频等平台拓展蜜柚销售渠道。”梅州万川千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丘牡香介绍,在坚持做好标准化种植、保证蜜柚品质的同时,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开拓国内外市场。公司去年开始“试水”国际市场,今年以来,已出口蜜柚约300吨,比去年增长约50%,主要销往美国、荷兰、迪拜、捷克等地。丘牡香说,蜜柚出口市场前景好,目前公司也在探索阶段,希望政府部门多组织线上、线下展会,搭建产销对接服务平台,组织企业与国内外采购商加强对接、洽谈成交,进一步壮大蜜柚出口规模。
拓展国际市场,企业在努力,政府相关部门也在积极行动。梅州海关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信息技术等指引,一方面通过设立“绿色通道”,延伸办事窗口,提供预约通关便利,提升通关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线上推送、点对点宣讲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海外市场资讯及最新法规标准,助力梅州柚果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
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出口注册柚园29家、包装厂18家,越来越多柚果企业成功走出山门,拓展国际市场,带动农户实现增收和产业发展。(梅州日报记者:严海苑 通讯员:胡瑞)
铭记光辉历史 赓续红色血脉大埔举行2021年烈士纪念日烈士公祭活动
英魂不泯,浩气长存。在第8个国家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9月30日,大埔县在三河坝战役纪念园和五虎山大埔革命烈士纪念碑举行2021年烈士纪念日烈士公祭活动,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进一步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爱国热情,铭记光辉历史,赓续红色血脉,建设幸福大埔。
大埔县委书记黄增国,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建庭,县政协主席李礼醒,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蓝欣等县五套班子领导,县人武部军政主官,三河坝战役烈士蔡晴川后裔冯金莲,县法院、县检察院主要负责同志,县纪委监委副书记(副主任),县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县老战士联谊会,县关工委、离退休人员代表,县人武部、县公安干警、县消防救援大队,学生、烈属、退役军人代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张云栽实验小学师生代表等参加了公祭活动。
青山肃穆,白云垂首。上午9时许,烈士公祭活动正式开始。全体人员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庄严雄壮的歌声飘扬在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上空。国歌毕,全场肃立,向革命烈士默哀。
随后,少先队员齐声献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表达传承革命先辈光荣传统、追寻烈士足迹前进的远大志向。伴随着深情的《献花曲》,黄增国、黄建庭、李礼醒等县领导缓步走向烈士纪念碑前,仔细整理花篮缎带。全体人员满怀崇敬,向烈士纪念碑行三鞠躬礼,并有序走上台阶,绕纪念碑一周瞻仰革命先烈,共同缅怀为国家、为民族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辈,寄托对烈士们的无限哀思。
活动结束后,张云栽实验小学学生何晓渝表示:“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是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我要好好珍惜。”
张云栽实验小学学生黄心怡也表示,要学习烈士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河坝战役烈士蔡晴川后裔参加大埔公祭活动:看到今天盛世,他们一定非常欣慰
在三河坝战役中,第75团第3营担负牵制任务,掩护大部队转移。最后,以营长蔡晴川为首的全营200多名勇士全部壮烈牺牲。蔡晴川以血肉之躯实现了“与阵地共存亡”的钢铁誓言,他牺牲时,年仅24岁。在9月30日烈士纪念日这天,蔡晴川曾外孙女冯金莲再次来到先辈当年流血牺牲的战场,向先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前,冯金莲和大埔党员干部一起向革命先烈行鞠躬礼,深切缅怀先烈丰功伟绩。在大埔县多方努力和沟通协调下,今年4月下旬,蔡晴川烈士后裔一行三人,莅埔探访先辈足迹,促成了烈士后裔近1个世纪的找寻之旅和一次相隔1101公里的再“团圆”。对于冯金莲来说,在烈士纪念日这天,再次来到先辈当年“誓死杀敌”的战场,内心饱含崇敬和感恩。
活动期间,大埔县委书记黄增国、副县长饶凌云会见了冯金莲一行。黄增国说:“蔡晴川营长坚守信仰、视死如归的革命斗争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和崇敬的榜样。党员干部一定要坚定不移把前人所开创的事业继承好、维护好、发展好。同时也希望英烈后代能经常回大埔走一走、看一看,共同见证大埔老区苏区的振兴发展。”
冯金莲等蔡晴川后裔非常感谢大埔县为他们几代人的“团圆”而所做的努力,并向大埔县委、县政府赠送了书写着“铭记三河坝光辉历史,传承诸先烈奋斗精神”的锦旗。
冯金莲激动地告诉记者:“大埔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这些历史,非常地敬重这些烈士,心里面非常感动。这些先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我们永远要学习、要传承的!”
黄增国:因地制宜科学谋划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近日,大埔县委书记黄增国到大东镇、桃源镇调研。他强调,要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合力吹响乡村振兴“冲锋号”。
黄增国一行先后来到大东镇万川千红蜜柚基地、广福亭省际防控检查点、桃源镇新东村长寿公园、广东吉玉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飞马峰农业有限公司茶叶基地等地实地调研,并与各镇领导班子座谈,详细了解各镇疫情防控、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安全生产等工作情况。
黄增国强调,要因地制宜谋划产业,加强摸底调研,让群众更好更多享受现代农业发展成果;要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改良蜜柚品种品质和蜜柚销售等方面为农户出实招、解难题;要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引导陶瓷企业转型升级,提高陶瓷产品附加值,走出产业发展新思路。同时,要细致做好村庄规划,打造“一村一品、一村一景”;要健全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地把村庄治理好、美化好、维护好。
大埔县领导陈德志、杨自强、邓立新参加调研。
[欧盟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