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博士说 | 玩具出口屡遭通报,我们请来欧盟专家做直播培训 来源:涌金楼
编者按
现在,高质量三个字很火。
对企业来说,高质量是对自身产品的最高礼赞。
但要真正配得上它,过程不可谓不艰辛。
今年上半年,围绕高质量三个字,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了一场特别的活动——
全省105名博士带领242位技术专家和技术骨干组建团队,聚焦计量、标准化、检验检测的NQI技术特色,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为118家相关领域的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活动结束后,涌金君向博士们发起了约稿邀请,请他们将这段难忘的经历整理成文,对当前浙江制造的难题进行总结和思考。
从10月11日起,涌金楼会陆续刊发这些文章,让我们一起在博士的字里行间,寻找浙江制造高质量发展的秘籍。
博士名片
李惠
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
主要从事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与应对、
标准国际化等工作
结对企业:云和县金成木业有限公司
浙江新云木业集团有限公司
图中右边第三位是李惠博士。
每天上班,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技术性贸易措施(TBT)信息管理系统,并查看重要贸易国政府公报网站,来搜集各WTO成员发布的技术性贸易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了与贸易相关的标准、技术法规、合格评定程序等,我会认真分析各项措施可能对我国产业带来的影响,并核实与记录其生效、实施的日期。
翻开日历,5月的页面用红色记号笔记录着,5月20日欧盟指令(EU)2019/1922、5月21日(EU)2019/1929开始正式实施,对玩具安全指令2009/48/EC附件中关于铝迁移限量、甲醛限值的要求进行更新。
近年来,由于玩具适用人群的特殊性,全球对玩具产品安全要求也不断加严。
出口势头向好的背后,玩具逐渐成为被国外监管系统(如欧盟非食品类消费品快速预警系统(RAPEX)等)通报最为频繁的产业,屡遭禁止销售、拒绝进口、召回、撤出市场等处罚,给生产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
尤其是欧盟即将执行的新规定,是否会给产品出口造成重大影响?企业是否已经全面了解和掌握欧盟的最新市场准入信息?企业在玩具出口方面还存在哪些困惑?
带着种种疑虑,我们联合丽水市市场监管局、云和县市场监管局赴云和县开展木制玩具技术性贸易壁垒影响调研,认真聆听了企业在玩具产品出口中遇到的问题。
云和县有“木制玩具之乡”之称,工业产值近100亿元,出口占比高达75%,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是云和县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近年来,欧盟对于化学物质的要求不断加严,对玩具类产品要求几乎等同于食品类产品的要求,这给企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技术挑战。对于从事代工生产的企业来说,利润空间也被进一步压缩。
欧盟的法规体系庞大且复杂,执法也分散在各欧盟成员国中,准确理解欧盟的技术法规,有一定难度。
由于玩具生产企业从业人员的水平有限,很难全面掌握贸易国法规要求,大多依据采购商要求供货。采购商为了压低产品成本,提供的技术指标不符合当地市场准入要求的情况也常有发生。
“如果企业不会甄别信息真假,很容易上当,不少企业吃过此类哑巴亏。”浙江新云木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廖复新说道。
针对困扰企业的玩具化学物质限定和甲醛限值等欧盟标准问题,我们当场作出了解答,并对欧盟法规变更后,各项化学物质含量要求的变化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进行了介绍。
我们还向企业推荐了浙江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信息服务平台、《国际贸易与技术壁垒》杂志等渠道,帮助他们快速获取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主动预防出口损失。
企业对欧盟玩具法规、标准理解不到位,对欧盟市场监管规则要求不了解是共性问题。调研结束后,我们又马不停蹄地联系上了欧盟市场监管部门,把企业诉求反馈给对方。
不久之后,中欧消费品安全提升项目(SPEAC)的欧盟市场监管与产品安全领域专家受我们邀请,直接为木制玩具企业开展“欧盟木制玩具产品安全风险管理与政策解读”线上直播培训,通过欧盟市场的实操案例,指导企业了解掌握产品安全风险管理知识。
这场直播实时在线人数超过1200人次,大家对欧盟玩具产品安全、欧盟市场准入政策与技术要求讨论得相当热烈。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当前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提前掌握国外政策法规,了解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优势,并主动应用到质量提升上,对我国产品在竞争中斩获先机格外重要。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发现企业提升合规能力的意识还不强,不能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欧盟法规对于产品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不少是在吃亏后被动地调整生产策略。
所以我认为,本次调研与培训活动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我们技术人员还是要继续深入一线,主动推动相关产业与国际先进技术对接,积极参与先进标准的制修订,疏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任督二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