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从来只缺少惊喜,向来不缺少意外。当下的国际局势亦是如此。
一转眼,疫情已在世界范围肆虐了近两年。在“大疫情”和“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动荡与不安层出不穷。
关键时刻,世界又传来了3个混乱信号。
信号一,这下热闹了!拜登随从人员确诊新冠。
就在联合国气候大会在英格兰如火如荼召开之际,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突然传来。
5日,白宫证实,一名陪同拜登出席气候大会的美国官员,在新冠病毒检测中呈阳性。目前,这名官员被留在英格兰自我隔离。
白宫强调,这名官员属于无症状感染者,没表现出任何症状,也没有与拜登有过近距离接触。目前,他被留在英格兰进行自我隔离。
虽然拜登不属于密接人群,但该消息还是很快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一来,虽然拜登完整接种了疫苗,并且还在9月接种了加强针。但考虑到他已经79岁高龄,正是病毒“最喜欢”的年龄段,还是不禁为他捏了一把汗。
要知道,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即便是完整接种了疫苗,也有住院甚至是死亡的情况发生。
二来,虽然白宫没有透露确诊官员的身份,但确诊者是拜登的一名助手。这不禁让人联想起特朗普当时的确诊经过。
去年10月,特朗普的亲密助手希克斯新冠检测呈阳性,随后特朗普也被确诊,还一度住院治疗。
三来,这名确诊的官员,并非是白宫近期首例确诊者。
就在拜登启程前往欧洲之前,白宫发言人普萨基在上月31日确诊,并不得不放弃与拜登一同前往格拉斯哥。就在她确诊的4天前,她还在白宫和拜登见了一面。
眼下,美国有大量的政务需要拜登处理,如果拜登在这个时候感染新冠,群龙无首的美国政坛恐怕要乱套了。
从人道主义上来说,还是祝79岁的拜登身体健康,一切平安吧。
信号二,50公里还要坐飞机?欧盟高官被批“生态犯罪”。
当世界对气候变化问题愈发重视之际,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却因“带头铺张浪费”,遭到各方严厉批评。
5日,俄罗斯媒体披露称,今年6月,冯德莱恩乘坐私人飞机从维也纳(奥地利首都),飞往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飞行距离仅有50公里。
该消息一经曝光,立刻引发了外交的高度关注。德国媒体很快测算出,冯德莱恩此次飞行耗时还不到20分钟。
欧洲纳税人协会(TAE)秘书长耶格尔甚至称,冯德莱恩此举是“生态犯罪”,不仅浪费纳税人的钱,还有损欧盟委员会的公信力。
就连冯德莱恩的德国同僚(冯德莱恩是德国人)也“看不下去”。
一名德国联邦议员指出,冯德莱恩向世界承诺,欧盟将在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为此,她应该树立榜样,她的所作所为,正在给人留下“不值得信任”的标签。
对于各方的“口诛笔伐”,冯德莱恩并没有选择道歉,而是为自己辩护称,她当时有事务在身,要在2天内穿越7个国家。除飞机之外,没有其他更好的替代方案。
古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欧盟唯一立法机构——欧委会的掌门人,冯德莱恩理应在应对气候问题上做到身先士卒。
但事实却是,冯德莱恩不但带头铺张浪费,还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开脱。这显然不是一位欧盟高级官员应该有的作为。
信号三,文在寅愿望破灭?韩国又被美国“放鸽子”。
5日,驻韩美军司令拉卡梅拉表示,将在推进指挥权移交过程中,对有关计划进行调整。拉卡梅拉表强调,“部分计划不会按照原定的方向付诸实施。”
拉卡梅拉的此番表态,很快被解读为美国要推迟向韩国移交战时指挥权。
很有意思的是,韩国国防部却表示,希望外界正确理解拉卡梅拉表述中“调整”的意思。
韩国国防部发言人夫胜粲还强调,就目前来看,首尔与华盛顿正“稳步推进”指挥权移交工作。
韩国是美国在海外驻军第三多的国家,仅次于日本和德国。自1954年以来,美军就一直在韩国驻留。虽然有过几次大规模撤军,但目前仍有约2.3万美军驻扎在韩国。
但和日本和德国不同的是,韩国的战时指挥权一直在美国人手中。说简单就是,一旦爆发战争,韩国的军队指挥权并不在韩国人手里,而是由驻韩美军司令统一指挥。
作为自己的竞选承诺之一,文在寅一直希望在任内从美国手中收回韩国的战时指挥权。
2018年,韩美达成协议,华盛顿将分三个阶段向首尔移交战时指挥权,并最终在2025年完成全部移交工作。但由于疫情爆发,目前第二阶段工作都还没有完成。
按照文在寅的设想,他希望在他卸任前,也就是明年5月之前收回指挥权。
而随着美国再次放韩国鸽子,别说是明年5月,能否在2025年完成移交都还是个未知数。
随着美国完成阿富汗撤军,华盛顿对中东的控制力再度被削弱。基于此,拜登势必会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亚太地区。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从美国前不久拉着英国和澳大利亚,组建所谓的“奥库斯”安全联盟就可见一斑。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又怎会轻易将战时指挥权还给韩国?
还是那句话,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一个国家只有将命运牢牢地把握在自己手中,才真正靠得住。
韩国啊,韩国,不自强,又能怪谁?
[欧盟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