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中美两国领导人举行的视频会谈,对于如今双方的关系来讲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因为双方的紧张局势不仅影响到自身的利益,同时也对国际局势的和平稳定产生影响。不过在经过会谈之后,对外透露出了相当积极的信号,对于缓和当前的紧张局势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会谈结束之后,日本、英国等多个国家纷纷采取行动,做出了对华表态。
中美会谈结束,日本和英国作出表态
根据本月18日相关媒体的报道显示,最近,英国下议院提交了一项新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的主要目的便是借助所谓人权问题对我国进行抹黑,声称我国新疆地区存在所谓“种族灭绝”等情况。
这样的借口对于少数西方国家来讲无疑是惯用手段,不过在这份报告提交之后,却遭到了英国首相约翰逊的否决,他还强调,对于进口新疆棉花产品的行动并没有打算对此进行禁止。除此之外还强调,英国奥委会能够独立决定是否参加北京冬奥会,英国政府并不会对此进行干涉。
此外,日本作为美国一直以来的盟友,在对华问题上面的态度也出现了十分明显的变化。在中美会晤结束之后第二天,日本方面已经传来消息,对于所谓的《马格尼茨基人权法》,岸田文雄政府将不会制定日版的法案。
这一情况也引起了日本媒体的关注,认为此举的主要目的是希望留下一定的空间,从而保证中日两国的外交关系。因为这项所谓的人权法便是美国等国家借助人权问题对其他国家事务进行干涉的所谓依据,如今日本政府放弃了这一行动,态度可以说也是比较明确的。
澳大利亚和欧盟也对华“示好”
不仅如此,澳大利亚的态度更是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在本月18日的一次采访中,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对于中美会晤的重要性表示了肯定,同时强调,澳大利亚也希望能够和中国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缓和当前的摩擦和矛盾。但事实上,中澳两国的关系变成如今这样的情况,完全是澳大利亚的极端行为所导致的。
同时需要知道的是,欧盟此前曾多次借助人权以及台海问题对中国发难,而如今也改变了自己的行动。根据本月18日环球网的报道来看,此前一项有关台湾地区的计划遭到了欧盟方面的搁置,这项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加强欧盟和台湾之间的贸易关系。
部分信息参考来源:参考消息
[欧盟网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